一般来说,PP/EPDM动态硫化应按照以下的加料单旭进行,首先将PP熔融塑化2~3min,这是因为PP的熔化温度比EPDM高,只有将塑料波纹管先塑化才有利于黏度较大的橡胶相的分散。然后加入EPDM与之熔融共混4min左右,因此时体系中未加入交联剂,EPDM在剪切作用下可以得到充分变形,分割和磨碎作用使EPDM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,其粒径小且分布较窄,塑料波纹管两相的相互作用增加,有助于以后的界面公交联作用。最后加入DCP熔融共混6min。
DCP不能过早加入的原因有两点:一是防止PP的过度降解;二是避免EPDM过快产生交联反应。这一段是整个过程最为关键的阶段,硫化时间的控制应为引发剂半衰期6~7倍,以保证DCP分解完全和EPDM的充分交联。此外还要考虑已交联的EPDM的粉碎细化和分散所需时间,但时间不能太长,以免引起PP过度降解
塑料波纹管PP/EPDM动态硫化体系的实质是交联后的EPDM可以均匀地分散在连续相PP树脂相中,从而起到强化增韧和消缠降黏的目的,使塑料波纹管材料具有高弹性的同时还有良好的熔体流动性能。而高弹性的获得与EPDM交联度的控制、其最终粒径的大小及其分布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。
为此在塑料波纹管动态硫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投料的顺序、引发剂的用量、硫化的时间和温度等工艺因素,以获得EPDM的交联速率和剪切分散速率的均衡,交联速率过快,EPDM的模量增加过快;交联速率过慢,则达不到动态硫化的效果,会出现分散相聚集的现象,都会使分散相粒径过大,,材料难以得到高弹性。
|